近日,有網友發帖曝光,某知識問答社區采用可以監控閑置情況的系統,監控員工離職傾向。在行為感知系統中,公司可以查看有離職傾向的員工的詳細情況,包括員工訪問求職網站的次數、簡歷發送的次數、包括關鍵詞的聊天記錄的次數等。該系統立即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和爭議。2月14日,一家知識問答社區回應說,它從未安裝和使用過互聯網上提到的行為感知系統,未來也不會使用類似的軟件工具,但輿論仍在繼續發酵。這一事件引發了輿論領域對數字時代員工隱私和公司管理的熱烈討論。
法律法規:是否侵權不能一概而論。
涉案企業是否侵犯員工隱私已成為輿論領域關注的焦點。網民、媒體和專家討論了涉案企業是否涉嫌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監控員工上網行為。一些網民擔心員工的隱私得不到保護。微博V@文創客提出:離職傾向分析推銷員說很多大廠商都在用,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大廠連自己的員工都這么做,還在乎用戶嗎?我們的隱私一目了然。微博用戶@李小粥的茶館說:嚴重侵犯員工隱私,對員工極其不友好和不尊重。
一些專業人士表示,這種行為是否侵犯了隱私權不能概括,員工是否知道并同意已成為關注的焦點。據《科技創新委員會日報》報道,匯業律師事務所史宇航律師指出,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企業需要告知員工目的、方式、類型、期限等(第17條),并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第13條)取得員工個人同意或必要的。企業監控流量,應首先通知員工,然后取得員工同意。企業不能做到的,構成非法處理個人信息,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隱私權。
公司管理:監控糾紛與數字化管理的界限。
離職監控本質上是一種數字管理手段。數字管理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業務績效,但過度使用數字管理軟件的負面影響也引起了公眾輿論的關注。例如,許多網民聲稱自己是普通的基層員工,指出類似于監控員工的軟件不尊重勞動者自身的合法權益,這將侵犯員工的隱私,導致他們的叛逆心理,從而降低他們的工作熱情。其中,掌握技術優勢的企業的行為更受網民的關注。例如,一些知乎網民指出,一些企業掌握了先進的數字管理系統,但使用不當,種行為應該受到指責。
這一事件也引起了公眾對公司管理中公私邊界的討論。一些網民說,公共和私人領域應該有一個分界線。員工在公司的活動數據,可以收集什么,如何使用,都有一個邊界。
一些媒體也從更建設性的角度出發,《工人日報》指出,對于企業來說,數字管理可以是一種手段,但不能‘太難’,而是以適度、適當、合法為原則,使數字管理更好地為企業使用,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錢江晚報在其官方微博上指出,自信的企業應該專注于如何提高業務業績,如何在行業中提供相對豐厚的報酬,如何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自然員工能夠與企業合作。
個人發展:如何構建雙贏勞資關系?
在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公司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主體,公眾輿論期望在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和促進員工的個人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歸根結底,輿論領域圍繞員工監控的爭議在一定程度上是公眾渴望更好地維護勞動者自身合法權利的表現。輿論領域關于個人價值的負面討論集中爆發,一些評論,如人類異化和被視為商品,也出現在輿論領域。微信公眾號藍鯨金融記者工作平臺指出,工人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共享文檔反抗,包括部門是否內部,氣氛是否壓抑,集團員工是否容易成長。這也反映出,輿論領域越來越重視個人發展。
監控糾紛與數字化管理的界限。
分析師點評:互聯網高管需要數字與輿論素養并重。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郭斌曾寫道,數字浪潮將給管理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數字化,給管理范圍帶來定性的變化。在數字組織中,由于數字技術、組織資源、業務流程、工作任務、環境變化狀態信息的支持,管理者甚至可以實時掌握組織狀態及其變化,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組織中個人的行為、狀態和活動結果,大大降低管理者的注意力消耗1。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數字信息技術的改進,數字辦公時代逐漸到來,伴隨著數字管理帶來的相關爭議,員工監控問題繼續存在,行為感知系統也是數字管理變革浪潮的產物。
然而,數字技術無疑是管理者的一把雙刃劍。在管理者通過技術掌握更多信息的同時,隱私和人權之間的界限更容易被侵蝕。正如中國古代的懷疑,就業一樣,成熟的市場經濟運行更需要市場實體之間的相互信任。如何將技術價值與管理價值相結合,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是數字時代的管理藝術。
誠然,公司追求市場效應和產出績效是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任務,但這并不是公司唯一的任務。作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市場組織形式,公司在經營自己的同時,要把握好管理員工日常工作與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的關系。這種有爭議的監控員工離職傾向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平衡兩者關系方面的不平衡。作為上市公司推出已久的數字化管理軟件,相關問題至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值得反思。社會心理學中著名的互惠效應表明,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公司只有給予員工更多的傾聽和尊重,才能激發員工更多的信任和認可。因此,這進一步啟發企業堅持技術向善的理念,使管理既有精度又有溫度,與員工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爭議的監控問題發生在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但它一直是一個困擾著勞動關系的老問題。早在某知識問答社區裁員之前,《深圳商報》就在2004年發表了題為《公司工作時間監控員工》的相關報道文章,早期關于監控員工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公司安裝監控員工的攝像頭是否合理。2021年11月,一家民營電器企業發布的《關于違反員工行為準則的處罰通知》,披露了員工非工作流量消費統計數據,引起了公眾輿論的熱烈討論。然而,此前事件引起的討論熱度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自996和007爭議以來,大型互聯網制造商在勞動關系糾紛層面首當其沖。
在此基礎上,大型互聯網制造商的管理者應具有輿論素養和數字素養。一方面,要積極了解輿論領域勞動爭端的痛點,防止政策措施不完善。同時,隨著我國數字相關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也要把握政策法規中數字技術的監管趨勢,避免踩上法律法規的紅線。
2月11日,《科技創新委員會日報》透露,他在提交簡歷后被裁員,該網民懷疑他的個人信息被深信服公司提供的一項名為辭職傾向分析的服務監控。2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發布神奇系統背后的公司回應,推動了人氣的上升。第二天,#公司監控員工行為感知系統##知乎否認裁員##深信服下架辭職傾向分析系統介紹頁面#等主要媒體、微博大V、網民轉載評論。2月15日,#辭職傾向分析服務曝光#主題在微博熱門搜索列表上。截至15日,該主題的總閱讀量近4000萬次,31家媒體發布了相關報道信息。